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泉州主要景点有哪些
- 2、泉州觅鲤在哪里
- 3、通淮关岳庙
- 4、福建泉州泉州关帝庙景点介绍
泉州主要景点有哪些
- **概述**:清源山被誉为“闽海蓬莱第一山”,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。景区由清源山、九日山、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,方圆四十华里,主峰海拔498米。- **特色**:山势峻峭,景色宜人,四季分明。山中散布着众多名胜古迹,如弘一法师舍利塔、南台岩等。
开元寺泉州的地标性建筑,与西街仅仅一墙之隔,“寺外是烟火,寺内是香火”,始建于唐代,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其内拥有著名的东西双塔,东为“镇国塔”,高约48米,西为“仁寿塔”,高约45米,是我国最高和最大的一对石塔。爆火的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,也是很多人的打卡地。
泉州西山风景区:西山是泉州市的象征性景区,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是欣赏泉州全景的最佳地点。 万神殿:位于泉州市旧城区,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宗教建筑群之一,供奉了全国各地的神祇,是泉州的重要信仰中心。
泉州觅鲤在哪里
地址: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267号附近。觅鲤创意园位于镇抚巷37号,穿过熙熙攘攘的中山路,走进镇抚巷37号,拥有60多年的原泉州市纸品厂就坐落在这里,毗邻省级文保单位黄宗汉故居、市级文保单位叶贻根洋楼。对很多老泉州人来说,这里承载了不少回忆。
泉州网红地觅鲤在鲤城区中山路镇抚巷37号,毗邻省级文保单位黄宗汉故居,对面的38号,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叶贻根洋楼。项目拟利用旧纸品厂厂房、空地空间打造以特色休闲、旅游为主,集艺术空间、文创市集、特色民宿、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,打造古城首个“爱情夜市”体验街区。
“觅鲤”文化创意园坐落于鲤城区中山路镇抚巷37号,紧邻黄宗汉故居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而叶贻根洋楼则位于对面,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泉州纸品厂始建于1956年,至上世纪90年代,该厂因古城整体保护而搬迁,场地长期未改造,历经近30年的沉寂。
通淮关岳庙
通淮关岳庙,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,俗称涂门关帝庙,主祀关羽,后在民国三年(1914年)增祀岳飞,故改名为通淮关岳庙。这庙宇是祭祀文圣孔子与武圣关羽的著名古迹,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武庙。
位于福建泉州鲤城区涂门街的通淮关岳庙,又称涂门关帝庙,是祭祀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的著名庙宇,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武庙。庙始建于古代,*三年(1914年)增祀岳飞后,得名通淮关岳庙。庙宇坐北朝南,由三座并排的建筑组成,分别是武成殿、崇先殿和三义庙,均为三进结构,总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。
通淮关岳庙在海外的影响力深远,特别是在台、港、澳及东南亚地区,吸引了众多台胞、侨胞和港澳同胞前来朝拜,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精神凝聚力的纽带。对于民间信仰,我们应深入理解其重要性、长期性和复杂性,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,使其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。
福建泉州泉州关帝庙景点介绍
关帝庙,通常被称为涂门关帝庙或通淮关岳庙,最初的主神是关羽,1914年增祀岳飞后,正式改称为现名。这座庙宇不仅是以祭祀关羽和孔子而著名的古迹,也是福建省目前规模最大的武庙之一,位列关公信仰的六大祖庙之中。
泉州的关帝庙,又称关岳庙,是道教的重要庙宇之一,位于泉州市涂门街。这座庙宇始建于宋代,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,占地面积超过二亩,由主庙和三义庙、崇先殿等三座建筑组成,拥有前殿、大殿三进深,并在后进新建了仿古楼房。关帝庙香火旺盛,吸引了众多信徒,甚至来自东南亚和台湾地区。
关帝庙,俗称涂门关帝庙(通淮关岳庙),主祀关羽,民国三年 (1914年)增祀岳飞,故改现名。是祭祀文(孔子)武(关羽)圣的著名古迹,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,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,是泉南著名古迹和道教庙宇,每年到两处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,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。
漫步在泉州的街头,你将不难发现众多古色古香的寺庙,如开元寺、承天寺、天后宫、清真寺,以及那座庄重典雅的关帝庙。尽管岁月悠悠,这些寺庙历经风雨,依然屹立,它们见证了泉州古城的历史变迁,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象征。泉州的民间信仰文化丰富多样,尤其是对关帝的尊崇,使其成为信仰集中之地。
泉州关帝庙在福建泉州,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庙(另一座:东山铜陵关帝庙),位于涂门街,与清净寺毗邻,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,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。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,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泉州关岳庙,道教庙宇,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,俗称关帝庙。因主祀关圣帝君,附祀岳王,故名。始建于宋代,庙宇占地二亩多。在涂门街老远就可以望见袅袅青烟,闻到浓浓的香火味了。这应该是闽南地区香火最旺的关帝庙了,据说十分灵验。它有近千年的历史,原来名叫关帝庙,因为庙内主祀关羽。